近年来,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”这个潜伏在深夜的“健康杀手”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。长春康达医院提醒,打鼾绝不是“睡得香”,而是身体发出的致命警报。
断气式呼噜声:危险信号与机制
典型特征
鼾声突然中断>10秒,伴随窒息感或猛吸气的“钩状”喘气声,部分患者出现身体抽动、翻身或憋醒。
生理机制
睡眠时喉部肌肉过度松弛,塌陷的气道完全阻塞气流,导致呼吸暂停,血氧骤降。
以下属高危人群
1、肥胖(BMI>28)、脖子粗(男性>43cm,女性>38cm);
2、长期打鼾,尤其是以上呼吸阻塞性病变,包括鼻息肉、鼻中隔偏曲、口咽部的扁桃体、腺样体中重度肥大,以及喉部良性肿物等人群;
3、呼吸系统、神经系统相关疾病;
4、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;
5、生活习惯:长期饮酒、吸烟。
危害不容小觑:每夜经历“窒息”危机
呼吸暂停带来的不仅是睡眠质量下降,据多项研究显示,每一次呼吸暂停,身体都在缺氧。长期放任将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,糖尿病患病率会提升,交通事故发生率增高,严重时可导致夜间猝死。
治疗:阶梯式方案
轻症:减肥(BMI≤24)、侧卧睡、戒烟酒、治疗鼻炎
中重度:持续正压通气(CPAP呼吸机)治疗
结构异常:手术矫正(扁桃体切除、颌面整形等)
中医辅助:痰湿体质用六君子汤,瘀血证用通窍活血汤(需专业辨证)。